《辽宁法治报》2024年3月4日第7版
默默守护那山、那水、那人
——记盖州市人民法院东城人民法庭
三月,春回辽南。在盖州,追随着人民法官脚下的泥土,记者的目光被广袤的黑土地吸引,浓浓的乡土气息见证了城乡接合之处的这座基层人民法庭的厚重无私——他们用乡土的方式,传递着法治的理念,让法治的种子在这片乡土生根发芽,令法律与乡土得以融合、公平与正义得以实现。成立18年来,盖州市人民法院东城人民法庭犹如一位守护者,默默守护着那山、那水、那人。
盖州市人民法院东城人民法庭2018年被评为“营口市法院系统先进集体”,2019年荣立营口市法院系统集体三等功,2020年在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开展的“五个一百”评选活动中,由时任庭长李素秋、法官王茹、副庭长李绍绪进行的(2020)辽0881民初1653号庭审被评为“百场优秀庭审”,2021年荣立辽宁省法院系统集体二等功,2022年被省法院评为首批新时代“五化”法庭和示范法庭,2023年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先进集体”称号。
八字坚守
固本强基从严治庭
东城人民法庭虽说只有两个审判庭、两个调解室,是典型的基层人民法庭,荣誉成果却不可小觑,集体队伍再小,也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成功跻身“全国法院先进集体”,成绩的背后是8个字的坚守:“固本强基、从严治庭”。
大到涉及土地的重大纠纷,小到邻里间的琐事纷争,往往早晨8点不到,东城人民法庭“80后”一级法官王茹就开始了她忙碌的一天——“他的农用三轮车轧了我家的玉米地!”“下聘娶媳妇的钱,还能要回来么?”“过年了,欠的钱想要回来……”上午忙庭审,下午忙调解,午休时间还要穿插几个咨询电话。
为了更好地践行诉前治理工作,52岁的东城人民法庭负责人王国栋下班后坚持入户走访,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热炕头上唠家常。村民的各种愁事,在释法说理中瞬间拉近距离,心结随之而解。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型法院创建活动,以先进典型为镜,学习他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东城人民法庭法官助理任婷婷被营口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评为道德模范。
狠抓司法作风建设。大力加强“四化”建设,不断提升干警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务大局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着力解决司法不规范、不公正问题,促进公正廉洁司法。王茹被评为省法院办案能手,时任庭长李素秋被评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
强化司法文化建设。率先设立党员先锋岗,建立党员干警挑重担、办难案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法治教育文化活动,弘扬法庭形象,讲好法庭故事。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2019年以来未发生违规违纪违法行为,2021年被盖州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盖州市委组织部评为盖州市百家党建工作示范点。
阳光司法
司法为民铁面办案
案件质量是司法办案的生命线。近三年来,东城人民法庭平均结案率99.32%,审判质效综合指标在全省法庭排名中名列前茅。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13次获得属地党委政府肯定,被省法院评为首批新时代“五化”法庭和示范法庭。
着力化解婚姻家庭、劳动报酬等关乎民生纠纷,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23年至今,东城人民法庭速裁快审、简易程序及独任制整体适用率达75%以上。日前,当事人马某顶着冬日的寒风来东城人民法庭,为王茹送来一面写有“公正执法、清廉为民”的锦旗,表达对王茹公正判决、维护残疾人和妇女儿童权益的深深感激之情。马某与前夫周某因感情不和于2009年离婚,患有自闭症的儿子一直由马某独自抚养至今。王茹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的调解,其间更是多次电话沟通,希望能够对该案件促成调解。但周某表示,只愿意支付起诉之后的抚养费,拒绝支付之前十多年的抚养费。王茹充分考虑到该案件的特殊情况,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依法从速判决,为这对母子找到生活的希望。
着力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为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提供扎实有效的法治化保障。2020年以来,共受理金融、物业服务案件400余件。王茹审结的28个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从立案到审理仅用22天,审出了“东城速度”。2023年11月28日,东城人民法庭参与处理一起纠纷:在东城辖区有一家棉纺化工有限公司,长期向个体户提供棉花。2023年年初,一个体户向厂家赊购一批棉花,2023年9月,该个体户打算将店外兑,将已卖出的棉花回款偿还给厂家,尚欠部分货款。由于双方合作基础非常好,该个体户打算将未卖出的棉花退给厂家。但由于市场行情波动,棉花降价幅度较大,双方因退货价差产生纠纷,争执不下。东城街道办事处启动了“四所一庭”联动机制,邀请相关法律工作者、东城人民法庭、辖区派出所共同到东城司法所进行调解。东城人民法庭负责人王国栋从市场交易习惯,到矛盾纠纷的法律关系,再到类似案件在法律上的判定结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规劝双方各退一步,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双方达成和解。
着力打造阳光、便民司法,踏踏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东城人民法庭与时俱进,全面推广网上立案、庭审、电子送达等诉讼服务,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云上庭审、调解活动。
着力巡回审理农村地区农产品纠纷案件,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王茹审结的虎斗马峪村油桃买卖合同纠纷案,原告和被告之间没有书面合同和交易凭证,根据当地农民售卖油桃的交易习惯,依法维护油桃销售者的合法权益。
诉源治理
打造东城“枫桥”品牌
“化解在当地、化解在源头,实现诉讼案件负增长!”这是东城人民法庭的又一工作亮点。多年来,东城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深入推进诉源治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源头治理相关文件精神,在促进实现“抓前端、治未病”上下功夫,由速裁团队与人民调解员共同通过人民调解平台进行线上线下调解。对当事人申请出具调解书的,由速裁团队及时出具调解书。人民调解员王继红被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金牌调解员”称号,调解室被辖区百姓称为“金牌调解工作室”。
建设诉讼服务站。法官、法官助理下沉4个服务站,做“居民评理说事点”的包片法官、网格员,通过“四级调解网络”、依托“1点5站功能”,与当地党委政府联动创建“无讼乡村”“无讼社区”。2020年以来,东城和鼓楼两个辖区网格调解案件300多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00余件。
对辖区内大量涌入的物业案件,与东城街道办事处党委政府开展联动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将审判工作中发现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通过发放“白皮书”方式向党委政府反馈,力争从源头解决小区物业纠纷。积极开展民法典知识小讲堂活动,主要讲解担保责任中的一般保证、高空坠物问题、夫妻共同债务问题、录音遗嘱和打印遗嘱的效力等。法官和法官助理化身“行走的天平”,将司法裁判融入基层治理、乡风文明和百姓生活中,通过“小案件、小讲堂”发挥大效应,实现工作效果最佳化,尤其是分发的便民服务联系卡、宣传资料和民法典受到辖区百姓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