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摘要
法治日报 | 调解案件数法院受案数实现“一升一降”
  发布时间:2024-03-27 16:33:12 打印 字号: | |

▲2024年3月19日《法治日报》第11版



辽宁将雷锋精神融入诉调对接工作 

调解案件数法院受案数实现“一升一降” 


没想到诉前调解服务这么高效,帮忙调解的可都是活雷锋啊!”近日,辽宁省抚顺市某物业公司负责人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原来,因为住户欠缴维修费、清扫费、租金等,该公司将1080户住户起诉至抚顺市东洲区人民法院。


为节约司法资源,东洲区法院快速启动诉前调解程序,人民调解员迅速参与联动调解。他们牺牲休息时间跟进调解,最终这上千件案件绝大部分得到妥善解决,调解成功率达98%。


在丹东,诉调对接工作也少不了奉献元素。丹东市诉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广场前建立了起雷锋驿站诉调对接服务站,开展以雷锋部队荣誉战士李懋盛为负责人的“雷锋式人民调解员”活动,并就近为诉前调解工作提供专门场所。


如今,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民调解员正活跃在辽沈大地,将雷锋精神融入诉调对接工作中。


以阜新、大连为例,2023年,两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分别调解矛盾纠纷20665件、36725件,调解案件数分别同比增长58.83%、43.28%,但两市法院受案数则逆势下降,阜新两级法院新收一审民事行政案件同比下降11.32%,大连一审民事案件收案量同比下降5.69%。


调解案件数和法院受案数一升一降之间,大量纠纷在诉前化于无形,调解质效立现。


发扬干一行爱一行敬业精神

为有效推进诉调对接工作,辽宁省高院、公安厅、司法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四所一庭”联动,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指导意见》,省高院和司法厅印发《关于协同推进矛盾化解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各地按照要求,不断发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


2023年,阜新两级法院新收一审民事行政案件同比下降11.32%,全省降幅最大。


实践中,对于法院移交的案件,阜新全市司法所和人民调解组织充分运用“多元联动、四级联调、分级调处、线上调解”四个机制,采取“圆桌调解”“板凳调解”“流动调解”等多种形式化解矛盾纠纷。同时,深化人民调解员和法官双向对接机制,85名法官对接全市85个司法所参与指导调处化解矛盾纠纷171件。在全市法院系统推广“张彪调解工作模式”和“张彪调解工作法”,将张彪法律服务接待站设立到各级法院。


一起由楼上漏水引发的纠纷中,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司法所人民调解员与法官配合,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朝阳市诉前调解委员会积极推进人民法庭实质性下沉,以全天驻庭、全时运转模式,及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调解服务,化解过滤各类矛盾纠纷,实现矛盾化解在基层、纠纷解决在诉前。2023年,全市35家人民法庭共调解案件987件。


此外,为让调解力量更加专业,大连法院开展各类培训20余次,就9类先行调解案件对全市人民调解员开展全覆盖、常态化培训,参训人数达9000人次;在沈阳市沈河区司法局组织召开的“四所一庭”联调培训会上,法官积极参与授课和实践教学,推进各成员单位人员和人民调解员优势互补,凝聚合力。


精神传承为开拓创新添动力

案件智能分配、一键式短信发送、一键式调解函生成……根据片区实际,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调解委员会研发金融纠纷多元一体化调解系统,对人民调解程序进行一体化改造,畅通诉调对接渠道。


这个系统,是辽宁各地传承雷锋精神,为诉调对接工作增添新动力的一个缩影。


大连法院探索将全市683家司法所、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纳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全流程在线办理。强化司法确认,广泛开展“线上+线下”立案审查工作,共办结司法确认案件1094件,切实保证人民调解协议的可执行和权威性。全市法院诉前调解成功案件5.8万件,调解成功率达78%,一审民事收案量同比下降5.69%,万人成讼率下降0.59个百分点。


朝阳市诉前调解委员会注重发挥工会、妇联、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调解作用,积极推动吸纳65个社会调解组织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同时强化特色调解室建设,设立 “亲情暖万家”“诚信兴事业”“礼让促和谐”等特色调解室,分别针对婚姻家庭、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案件协助法院有针对性调解。


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法院与区司法局、区总工会、区人社局共建全省首家劳动争议智慧调解中心,2023年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减少。探索示范诉讼机制,在邀请人大代表、物业代表座谈和走访调研物业公司基础上,开展类案示范审理。近日,成功化解某公寓常年拖欠物业费纠纷,物业公司一次性送来五面锦旗。




 
来源:法治日报
责任编辑:雍小林